中国巴蜀在线成都邛崃9月27日讯 9月23日晚,在风景秀丽的邛崃河滨广场,一台名为“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邛崃丰收主题原创诗歌大型朗诵晚会把邛崃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向了高潮。四川省内诗人们的匠心之作与众多优秀朗诵者的深情演绎完美结合,铺开了一幅幅邛崃幸福美丽乡村画卷,将天府田园诗意邛崃的文艺范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为此采访了负责诗歌朗诵晚会编导的邛崃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李晓黎,跟她一起走进了这台晚会的幕后。“当文旅局领导刚把编导诗歌朗诵晚会的任务交给文化馆的时候,其实心里也很紧张。以前举办过小型诗歌朗诵晚会,多是在室内,这次是在邛崃人流集中的河滨广场,20多首诗的朗诵如果不设计好,肯定会很枯燥。”经过深思熟虑,李晓黎认为三个环节很关键,一是朗诵者朗诵形式必须要设计得丰富多彩,不能太单一;二是背景视频要制作精美,而且要尽量体现邛崃元素。最大的麻烦是,朗诵者既有成都的,又有邛崃的,彼此之间多数都不认识,各人的风格也不清楚,却又不可能聚到一起排练,只有通过微信反复进行沟通。
当天晚会现场的开场节目是邛崃西街小学10个小朋友的丰收主题古诗串烧,被台下观众一致叫好。 但是,在不到十天时间里,要让小朋友在课余时间编排出这个开场节目确实令李晓黎煞费苦心,在排练过程中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小朋友对陌生的排练现场感到害怕,她就当起温柔的“姐姐”,不断地鼓励;当小朋友调皮了,她又变成严厉的“老师”;在为大家设计好角色扮演后,她又当起了细心的“管家”,帮大家在网上选购表演服装。
由于很多朗诵者都是第一次见面,注定了唯一的一次集中彩排的工作量,视频的速度,朗诵的节奏,角色的站位,舞美的设计,等等,无不要在当天下午搞定。李晓黎声音喊哑了,才不得不用起了对讲机,后来累得靠在舞台边上席地而坐,仍然不忘指导台上小朋友们的最后排练。
李晓黎告诉记者,一台成功的演出离不开台前幕后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劳,特别是30多个背景视频,谁也不会想到是叶竹一个人完成的,但是他基本上熬了四五个通宵,目的就是既要让节目好看,又能最好地表达邛崃的风采。
图 文/李晓 编辑/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