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城际旅游
1.46亿 大足石刻拟修复68处石窟

发布时间: 2021-07-28 17:25 来源: 巴蜀在线 字体: [增大] [减小]

摘要: 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巴蜀在线 近年来,重庆市文物局深入开展石窟寺和文物考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 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从体制机制、系统保护、研究交 流、合理利用、安全保护等五方面全面发力,扎实推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体制机制,让大足石刻更有保障。在法制体系方面, 市人大针对大足石刻保护利用,颁布实施了全市首部针对单个文 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市政府先 后颁布《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大足石刻文物区 保护总体规划》,为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工作机制方面,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 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建立文物档案。在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大足石刻研究院升格扩编,健全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业涉及历史、 考古等20多个领域,专业门类日益健全。一批表现突出的专业型、 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

      强化系统保护,让石刻文物更加健康。在保护修复工程方面,针对文物病害,持续实施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本体修复等 工程,有效保持文物原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46亿元,实施重大文物保护项目24项,启动68处中小石窟的本体保护、安全防范、环境整治等工作,全面改善保护管理现状。在科技手段运用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文物保 护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 买施过程中,创造性地将丄业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等技术首 次运用于石质文物勘察研究,开创了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先河。先后建设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 心、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等高科技平台,为大足石刻保护提供了 有力支撑。在项目过程管理方面,加强文物工程质量管理,坚持“动 态设计、专家咨询、信息化施工、监测并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并 督导实施加强保护项目运营管理,按照完成一批、策划一批、储备 一批、实施一批的方式,推动保护项目递进式有序开展,按照文物 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招投标方式,对抢救性、研究性、 技术难度大、涉及文物本体的项目,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投标或 单一来源采购,其他一般项目纳入建设工程管理。

      高水平研究交流,让大足石刻更有内涵。在学科体系方 面,大力推动以大足石刻为中心,涵盖巴蜀石窟研究的“大足学” 学科建设,分别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成立了大足学?研究院,与南 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大足学研究中心。先后出版《大足 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技术报告》《大足石刻编年史》 等专著、图录50余部(本),发表论著1000余篇,创办了大足 学学术刊物《大足学刊》,出版了 “大足学研究文库”系列丛书。 在基础研究方面,牵头完成全国石窟寺保护状况(重庆市)专项 调查工作,摸清了全市石窟寺(摩崖造像)资源家底(总数716 处,其中新发现29处)。历时16年完成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填补了我国大型石 窟寺编写和出版系列考古报告的空白。在文化价值方面,先后举办“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 讨会”等各类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20余次,依托大足石刻儒释道三教石窟造像的文化特色,搭建大足石刻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国际学术交流。

      合理化利用,让大足石刻更具魅力。在基础设施方面, 先后实施了顶山景区提档升级工程、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工程、 宝顶山和北山抢救性保护设施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化了 景区参观路线,新增、改造了一批基础设施,使文物保存环境和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提升展示水平方面,建成大 足石刻博物馆,全方位增强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价值的展示提升 和阐释功能。开展对外展览交流,举办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20 余场。实施“四百工程”,利用云展览、云直播等现代传播手段, 大力推广大足石刻文化。在文化传承方面,积极开展游学、研学、 参学、干部教育及孝廉文化的教育示范与文化交流,开展大足石 刻展览(保护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五进”活动, 进一步发挥了大足石刻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

      强化日常管护,让大足石刻更加安全。在落实安全责任 方面,强化属地责任意识。加强群防群查,聘请村级义务文保员 69名,对重要文物点实行24小时定岗、定位、定时、定人的“四 定”工作制。在安全排查方面,定期、不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大排 查、大检查。2020年对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75处石窟开展了包 括造像情况、管理情况、保护状况、主要风险、安全防范措施等 在内的全面排查,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整改。在技防设施方 面,建成全国第一个多点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在“五山”范围内形成了人防、技防、犬防为一体的全天候立体 防伊体系。建立安防平台及景区微型消防站,将分散的文物保护 单位进行整合管理,大力提高了大足石刻文物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发表评论0 喜欢
看不清?点击图片更换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温馨提醒|网站声明
投稿邮箱:bashuol@163.com 24小时值班热线:13008332538 QQ:3159000539
Copyright © 2006-2021 Bashuol.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06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