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17年行情后,中国股市将正式踏入2018年。事实上,每年一季度都是“春季攻势”的关键阶段,而春季攻势的基础牢不牢固,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月份的表现。但无论一月份或者一季度怎么表现,题材股都是做多的主战场。那么,今年一季度又会怎样运行?投资者当怎样掘金?
消息面暖风频吹 多重利好迎新年
2017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强劲,然而沪深股市未能跟随狂欢,相反代表着新兴产业的创业板综合指数还连续2年“幺鸭子”,且目前再次位于破位边缘。不过,在股市辞旧迎新之际,有四大重磅利好强势来袭。
A.定向降准正式实施
早在2016年9月30日,央行就宣布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凡前一年这些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这些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这些措施将从2018年起实施。
B.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
2017年12月29日,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临时流动性需求,央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这是央行继“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超短期逆回购”(SLO)、“抵押补充贷款”(PSL)、“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后,又一个首创补充流动性的方式。市场人士初步估计这将释放出1.5万~2万亿元的资金。
C.3家IPO融资不足10亿
12月29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分别核准了南都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不超过10亿元,为IPO恢复4年来单周最低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平均每只IPO仅融资3.33亿元,相比上周平均每家公司融资14.5亿元,大幅缩水了77%!
D.年报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12月29日,沪深两市2017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相继出炉。第一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农尚环境将在2018年1月19日正式交出成绩单。在2018年春节前预约披露年报的“先发”公司中,有14家已经披露业绩预告,其中12家业绩“报喜”。而在已经发布年度预告的1309家上市公司中,预喜率高达75%!
一季度不会寂寞 逢低关注成长股
那么,这四大利好,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中国股市一季度行情将怎样演绎呢?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定向降准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一季度的流动性状况,全年仍可能实施进一步降准,以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稳定和利率平稳。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稳定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利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分析认为,2018年的流动性环境与2017年大体相当,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性不大。2018年中国经济将处于筑底回升阶段,经济增速超预期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通胀的回升仍然温和。预计2018年货币政策仍会提供适度的流动性,整体货币流动性环境与今年相差不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价值投资时代进入新阶段”。他表示,如果说2017年是“估值造牛股”,那么2018年将是“业绩造牛股”,龙头品种地位将更加巩固的同时,新兴成长型上市公司有望在2018年受到资金的青睐。而不具备业绩支撑且面临限售股解禁压力的“风险五类”(次新股、绩差股、无实质题材股、小盘股、伪成长股),一季度很难表现。所以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集成长与估值优势于一身的绩优品种。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MBA导师洪榕指出,经过这轮调整后,2018年是A股长牛的起点,而一季度则是播种的季节,是长期牛市的战略建仓期。结构性行情依然会有,炒作依然是围绕“价值”展开,题材炒作有两种,一种是跌出了价值的题材(落难英雄上演王者归来的故事),另一种是政策驱动的行业机会,题材炒作可采用夏季策略,但必须速战速决,一旦结束必须调整策略。